地黄属植物在我国有6个种,1个种供药用,并有2个栽培变种,即怀庆地黄和苋桥地黄。目前大面积栽培主要是怀庆地黄,主要品种如下:
(1)温85-5
河南温县农科所用金状元和山东单县151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株型中等,叶片较大呈半直立状,叶面皱褶较少,心部叶片边沿紫红色,块根呈块状或纺锤形,断面髓部极不规则,周边呈白色。产量高,加工成货等级高,抗斑枯病一般,有花叶病,耐干旱。该品种是怀药产区生产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良品种。
(2)北京1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用金状元和武陟一地方品种杂交育成的品种。株型较小,整齐,叶柄较长,叶面皱褶较少,地下块根膨大较早,生长集中,便于收获。该品种抗斑枯病差,有花叶病,但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适应性广,产量高。目前生产上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3)金状元
是一个传统的品种。块根粗长,皮细色黄个大,多呈不规则纺锤形,髓部极不规则,产量高,加工等级高,缺点是抗病性差,折干率低。目前该品种退化严重,生产上种植面积很小。
(4)白状元
株型大、半直立、叶片较少,块根似金状元而略短小、集中、皮细色白。特点是产量高但不稳定,抗涝性强,抗病能力差。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小。
(5)小黑英
植株较小,叶子和地下块根同时生长,块根为球形,单株产量较低,可适当密植,叶片含水分低,叶内组织较老化,抗病和抗涝性较强。
(6)邢疙瘩
体形大,生育期长,抗逆性较差,需肥多,产量和折干率低。宜于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作早地黄栽培。本品种分布不广,仅河南省武陟、温县的部分地区栽培。
(1)选地
地黄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腐殖质多、地势干燥、能排能灌的中性和微酸性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黏土中则生长不良。不宜连作,连作植株生长不好,病害多。河南产地认为地黄应经6~8年轮作后,才能再行种植。前茬以蔬菜、小麦、玉米、谷子、甘薯为好。花生、豆类、芝麻、棉花、油菜、白菜、萝卜和瓜类等不宜作地黄的前作或邻作。否则,易发生红蜘蛛危害或感染线虫病。
(2)深耕与施底肥
产区于秋季深耕30cm,结合深耕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4000kg/亩,次年3月下旬亩施饼肥约150kg。灌水后(视土壤水分含量酌情灌水)浅耕(约15cm),并耙细整平做成畦,畦宽120cm,畦高15cm,畦间距30cm,习惯垄作,垄宽60cm,以利灌水和排水。
包括种子繁殖、块根繁殖和脱毒种苗繁育。通过种子繁殖可以复壮,防止品种退化,而块根繁殖则是地黄生产中的主要手段,因怀地黄病毒病严重,可进行种苗脱毒以获取脱小毒种栽。
(1)种子繁殖
是在田间选择高产优质的单株,收集种子播在盆里或地里,先育一年苗,次年再选取大而健壮的块根移到地里继续繁殖,第三年选择产量高而稳定的块根繁殖,如此连续数年去劣存优,可以获得优良品种,产量往往高于当地品种的30%~40%。种子繁殖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于苗床播种,播前先进行浇水,待水渗下后,按行距15cm条播,覆土0. 3~0. 6cm,以不见种子为度,出苗前保持土壤有足够水分。苗现5~6片叶时,就可移栽大田。移栽时,行距为30cm,株距15~18cm,栽后浇水,成活后应注意除草松土,到秋天可采收入药。种子繁殖后代不整齐,甚至混杂,生产上不易直接采用,仅在选种工作中应用。
(2)块根繁殖
地黄块根繁殖能力强,其块根分段或纵切均可形成新个体。块根部位不同,形成新个体的早晚和个体发育状况不一样,产量也有很大的差异。块根顶端较细的部位芽眼多,营养少,出苗虽多,但前期生长较慢,块茎小,产量低;块根上部直径为1. 5~3cm部位芽眼较多,营养也丰富,新苗生长较快,发育良好,是良好的繁殖材料;块根中部及中下部(即块根膨大部分)营养丰富,出苗较快,幼苗健壮,块根产量较高但种栽用量大,经济效益不如上段好;块根尾部芽眼少,营养虽丰富但出苗慢,成苗率低。一般选用中段直径4~6cm、外皮新鲜、没有黑点的肉质块根留种繁殖。
(3)脱毒种苗繁育
种苗繁育选择优良品种温85-5、北京1号、红薯王等品种作为脱毒材料。取怀地黄茎顶部2~3cm的芽段,剪去较大叶片,消毒后在超净工作台内解剖镜下剥离茎尖培养,诱导茎尖苗,待苗长至3~4片叶时移至营养钵内进行病毒检测,获得的脱毒苗通过切断快繁和丛生快繁获得脱毒试管苗,通过多代繁育应用于大田。良种繁殖田的种植栽培管理同普通怀地黄一样,但使用田块应为无病留种田。另外,脱毒怀地黄连续在生产上使用两年后应更换一次新种栽。
(1)栽植
地黄多春栽,早地黄(或春地黄)在北京地区4月中旬栽植;河南地区4月上旬栽植,晚地黄(或麦茬地黄)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植。南方地区地黄的栽植期比北方要早。栽植时按行距30cm开沟,在沟内每隔15~18cm放块根1段(每亩6000~8000段,20~30kg),然后覆土3~4. 5cm,稍压实后浇透水,15~20天后出苗。主要产区药农有“早地黄要晚,晚地黄要早”的经验,即说明适时播种的重要性。从地黄种栽发芽所要求的温度看,日平均温度达10℃以上即可播种,18~21℃时播种较好。另外,适当密植能够增产,一般以6000~8000株/亩较好,但不同品种间有差异。
(2)查苗、补苗
在苗高3~4cm,即长出2~3片叶时,要及时间苗。块根可长出2~3株幼苗,间苗时从中留优去劣,每穴留1株壮苗。发现缺苗时及时补栽。补苗宜早不宜晚,最好选阴雨天进行,以提高补苗的成活率。补栽用苗要尽量多带原土,补苗后要及时浇水,以利幼苗成活。
(3)中耕除草
出苗后到封垄前应经常松土除草。幼苗期浅松土两次。第一次结合间苗进行浅中耕,不要松动块根处;第二次在苗高6~9cm时可稍深些。地黄茎叶快封行,地下块根开始迅速生长后,停止中耕,杂草宜用手拔,以免伤根。
(4)摘蕾、去“串皮根”和打底叶
地黄出苗后一个月左右,地下根茎其余的芽眼也会长出2~3个芽,这些芽发育较晚,必须摘去,每株只留1个壮苗。为减少开花结实消耗养分,促进块根生长,当地黄孕蕾开花时,应结合除草及时将花蕾摘除,且对沿地表生长“串皮根”应及时去掉,集中养分供块根生长。8月当底叶变黄时也要及时摘除黄叶。
(5)灌溉排水
地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尽相同,种栽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保持土壤含水量15%~25%时,种栽即可发芽。前期,地黄生长发育较快,需水较多;后期块根大,水分不宜过多,最忌积水。生长期间保持地面潮湿,宜勤浇少浇。在生产中视土壤含水量适时、适量灌水,且对雨后或灌后的积水,应及时排除。地黄适宜在含水量15%~20%的土壤中生长,广大药农总结的经验是:土壤手握成团,抛地即散。土壤过湿,根茎生长不良;过于干旱,则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适时适量浇水是怀地黄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产区群众总结为“三浇三不浇”的经验,即施肥后浇水,久旱无雨浇水,夏季暴雨后浇井水,地皮不干不浇水,中午烈日下不浇水,天阴欲雨时不浇水。地黄怕涝,在生产中注意排水工作(尤其在夏季),地黄田间积水一天就会引起根腐病、枯萎病或疫病发生,甚至造成大面积的死亡。
(6)追肥
地黄为喜肥植物,在种植中以施入基肥为主。适时适量对其进行追肥也有助于生长发育和根茎肥大,在产区,药农采用“少量多次的追肥方法”。齐苗后到封垄前追肥1~2次,前期以氮肥为主,以促使叶茂盛生长,一般每亩施入硫酸铵7~10kg。生育后期根茎生长较快,适当增加磷、钾肥。生产上多在小苗4~5片叶时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kg,饼肥75~100kg。
(1)斑枯病(Septorira digitalis Pass.)
①病原及症状:一般于6月中旬发生,初期病情发展缓慢;7月下旬进入第一个发病高峰期;8月由于高温的抑制作用,斑枯病处于稳定发展期或潜伏期;进入9月,随着气温降低,又有利于此病的发展,形成第二个发病高峰,持续到10月上中旬,此时在田间很容易看到斑枯病引起的卷叶症状。地黄多基部叶片先发病,受害叶片出现受叶脉限制的不规则大班,病斑连片时,导致叶缘上卷,叶片焦枯。高温多湿发病严重。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地黄收后,及时清园,集中烧毁病残株;加强田间管理,雨后立即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施用腐熟的有机肥、生物肥,配方和平衡施肥,适当增施磷肥、钾肥,合理补微肥,提高植株抗逆和抗病能力。
★科学用药:发病初期用1:1:15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其它有效药剂参照“柴胡斑枯病”,隔10天喷药1次,连续2~3次。
(2)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
①病原及症状:又称干腐病。引起叶柄腐烂,根茎干腐,细根干腐脱落,地上部枯死。6月中旬可见零星病株,成片蔓延速度很快,尤其在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7~8月份为发病盛期,地势低洼积水、大水漫灌的田块,发病严重,有时甚至造成地黄绝收。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发病严重。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选用无病栽子;加强田间管理,起垄种植,增加大田的通风透气性,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水淹,施用腐熟的有机肥、生物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配方和平衡施肥,合理补微肥,增强植株抗逆和抗病能力。
★科学用药:种前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处理土壤,同时,用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800倍+30%恶霉灵(或25%咪鲜胺1000倍液或80%乙蒜素3000倍液)浸栽子5~10分钟。发病初期用以上药剂,或25%吡唑醚菌酯2500倍液+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1000倍液浇灌病区。
(3)轮纹病(Phoma herbarum)
①病原及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较大,圆形,或受叶脉所限呈半圆形,直径2~12mm,淡褐色,具明显同心轮纹,边缘色深;后期病斑易破裂,其上散生暗褐色小点。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2号等抗病品种,减轻病害发生。二是秋后清除田间病株残叶并带出田外烧掉;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
★科学用药:一是临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的基础上,及时喷洒1:1:150波尔多液,或80%络合态代森锰锌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保护性防治。二是发病初期及时选用25%嘧菌酯15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2500倍液,或24%噻呋酰胺1500倍液,或70%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等喷雾治疗性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4)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che)
①为害状:危害根茎部,影响地黄根茎正常膨大,从而细根丛生,地上部生长不良。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选无病栽子;采用倒栽法留种,去掉病虫栽子。
★科学用药:用药种类和方法参照“白芷线虫病”。
(5)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①为害状:为朱砂叶螨,多群集于叶片背面吐丝结网为害。红蜘蛛的传播蔓延除靠自身爬行外,风、雨水及操作携带是重要途径。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冬季清洁田园。
★生物防治:发生初期及时用0.3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或2.5%浏阳霉素1500倍液等喷雾。
★科学用药:用30%乙唑螨腈(保护天敌)10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15%哒螨灵1500倍液,或57%炔螨特乳油2500倍液,或30%嘧螨酯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相互合理复配使用。
(6)地老虎
①为害状:一般为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和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 Schiffermtiller),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清晨查苗,发现植株叶片有被害状甚至有断苗时,在其附近扒开表土捕捉幼虫。
★物理防治:成虫产卵以前成方连片利用黑光灯诱杀,每50亩安装一盏灯,或用糖醋液(糖:酒:醋:水=2:1:4:100)放在田间1m高处诱杀,每亩放置5~6盆。
★科学用药:一是毒饵诱杀,用鲜蔬菜或青草:熟玉米面:糖:酒:敌百虫=10:1:0.5:0.3:0.3的比例混拌均匀,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8~10kg,喷到炒过的40kg棉籽饼或麦麸上制成毒饵,于晴天傍晚撒在秧苗周围。二是毒土诱杀,低龄幼虫期用50%辛硫磷乳油0.25kg与80%敌敌畏乳油0.25kg混合,拌细土30kg,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3~4kg,混细沙土10kg制成药土,在播种或栽植时均匀撒施田间后浇水。或每亩用90%敌百虫粉剂1.5~2kg,加细土20kg制成的,顺垄撒施于幼苗根际附近。三是药液灌根,用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液,或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0倍液,或19%溴氰虫酰胺4000倍液等喷淋或灌根。
收获时,一般选用中段直径4~6cm、外皮新鲜、没有黑点的肉质块根留种作为种栽。种栽来源有:①窖藏种栽,是头年地黄收获时,选择无病虫害根状茎,在地窖里贮藏越冬的种栽;②大田留种,是头年地黄收获时,选留一部分不挖,留在田里越冬,翌春刨出,作种栽;③倒栽,即头年春栽地黄,于当年7月下旬刨出,在别的地块上再按春栽方法栽植一次,秋季生长,于田间越冬,翌春再刨留作种栽。三种种栽,以倒栽的种栽最好,生活力最强,粗细较均匀,单位面积栽用量少。栽植前,挑选无病虫害和霉烂的块根,折成5cm左右长的小段,以备栽植。后两种留种法,只适于较温暖的地区应用。
采收以秋后为主,春季亦可采收。一般在叶逐渐枯黄,茎发干、萎缩,停止生长,根开始进入休眠期,嫩的地黄根变为红黄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期因地区、品种、栽植期不同而异。浙江春地黄7月下旬起收,夏地黄在12月收获。广西春种地黄立秋前后采收;秋种地黄在冬末初春采收。一般栽培地黄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收获。收获时先割去地上植株,在畦的一端采挖,注意减少块根的损伤。
(1)生地加工
生地加工方法有烘干和晒干两种。
(1)晒干:指块根去泥土后,直接在太阳下晾晒,晒一段时间后堆闷几天,然后再晒,一直晒到质地柔软、干燥为止。由于秋冬阳光弱,干燥慢,不仅费工,而且产品油性小。
(2)烘干:将地黄按大、中、小分等,分别装入焙干槽中(宽80~90cm,高60~70cm),上面盖上席或麻袋等物。开始烘干温度为55℃,2天后升至60℃,后期再降到50℃。在烘干过程中,边烘边翻动,当烘到块根质地柔软无硬芯时,取出堆堆,“堆闷”(又称发汗)至根体发软变潮时,再烘干,直至全干。一般4~5天就能烘干。烘干时,注意温度不要超过70℃。当80%地黄根体全部变软,外表皮呈灰褐色或棕灰色,内部呈黑褐色时,就停止加热。通常4kg鲜地黄加工成1kg干地黄。
(2)熟地加工
取干生地洗净泥土,并用黄酒浸拌(每10kg生地用3kg黄酒),将浸拌好的生地置于蒸锅内,加热蒸制,蒸至地黄内外黑润,无生芯,有特殊的焦香气味时,停止加热,取出置于竹席或帘子上晒干,即为熟地。
加工好的药材,生地以货干、个大柔实,皮灰黑或棕灰色,断面油润、乌黑为好。商品规格规定,无芦头、老母、生心、杂质、虫蛀、霉变、焦枯的生地为佳品。并按大小分五等。
地黄药材
《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生地黄水分不得过15. 0%,总灰分不得过8. 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 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5. 0%;生地黄按干燥品计,含梓醇(C15H22O10)不得少于0. 20%,含毛蕊花糖苷((C29H36O15)不得少于0. 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