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种子的种皮硬而厚,透性差,播后不易萌发,出苗率低造成缺苗,因此甘草种子要进行播前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机械碾磨处理和浓硫酸处理。
(1)机械碾磨处理
一般采用砂轮碾磨机进行,适用于大量种子的处理。首先将甘草种子过筛分级,分别进行碾磨处理,一般需要碾磨1~2遍,绝大多数种子的种皮失去光泽或轻微擦破,但种子完整,无其他损伤为宜。另外,可进行种子吸胀检查,随机抽取一定量的种子,放入40℃温水中浸泡 3~4小时,如果 90%以上种子吸水膨胀,说明种子已处理好可用于播种;吸水膨胀的种子低于70%,还需继续碾磨。
(2)浓硫酸处理理
适合少量种子样品的出理。用选好的种子98%浓硫酸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浸种1小时左右,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及时晾干备用。处理好的种子发芽率可达 90%。
甘草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根茎繁殖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种子先进行处理再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做好的垄上开深1.5~2cm的浅沟两条,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浇水,播后半月可出苗。起垄栽培比平畦栽培好,便于排水,通风透光,根扎得深。若冬前播种,可不用催芽。每亩播种量 2.5kg 左右。
(2)根茎繁殖
根茎繁殖宜在春秋季采挖甘草,选其粗根入药。将较细的根茎截成长15cm的小段,每段带有根芽和须根,在垄上开10cm左右的沟两条,按株距15cm将根茎平摆于沟内,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用种苗 90kg 左右。
(3)分株繁殖
在甘草母株的周围常萌发出许多新株,可于春秋季挖出移栽。
播种分春播、夏播和秋播。春播一般在公历的4月中下旬、农历的谷雨前后进行;对于灌溉困难的地区,可在夏季或初秋雨水丰富时抢墒播种,夏播一般在 7~8月,秋播一般在9月进行。播种前首先作畦。畦宽 4m,然后灌透水1次,蓄足底墒。播种前种子可先进行催芽处理,也可直接播种处理好的干种子。播种量为每亩 1.5~2kg,播种行距 30cm,播种深度2.0cm左右。可采用人工播种,也可采用播种机进行机械播种。播种后稍加镇压,一般经 1~2周即可出苗。对于春季气候多变的地区也可选在5月播种,只要当日平均气温升至10℃以上,地面温度升至20℃以上即可进行播种。
甘草田间管理包括灌水、除草和追肥等。
(1)灌水
甘草在出苗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长。具体灌溉应视土壤类型和盐碱度而定,砂性无盐碱或微盐碱土壤,播种后即可灌水;土壤黏重或盐碱较重,应在播种前浇水,抢墒播种,播后不灌水,以免土壤板结和盐碱度上升。栽培甘草的关键是保苗,一般植株长成后不再浇水。
(2)除草
在出苗的当年,尤其在幼苗期要及时除草。从第二年起甘草根开始分蘖,杂草很难与其竞争,不再需要中耕除草。杂草防除方式有播前预防、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
①播前预防:甘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选地时要选择杂草少的地块,特别是要注意地块内宿根性杂草群落的危害情况。
②化学除草:播后可选择二甲戊灵等封闭性除草剂,幼苗出土后至封垄期根据杂草情况,一般禾本科杂草2~4叶期,每亩用20%拿捕净(烯禾啶)乳油 200~300ml+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或6%24-表芸·寡糖水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提高安全性和除草效果。要确保适宜的墒情,1次喷匀,不重不漏。
③人工除草:甘草从播种到幼苗封垄是杂草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此时幼苗生长慢,杂草对幼苗影响大,应及时安排中耕除草。
(3)追肥
当甘草长出4~6片叶时,追施磷肥、尿素;第二年返青后,追施磷肥,促进根茎生长,不再使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长。配合推广使用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
甘草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等,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蝼蛄和甘草叶甲等。 此类病虫害在蔬菜、瓜果、茶叶等绿色生产、控害减灾方面多采用如下措施。
(1)褐斑病
①病原及症状: 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叶片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般直径1~5mm,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在病斑的两面都有黑色霉状物。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春条件合适时借助风雨传播引起初浸染。一般在 7~8月发生。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合理密植,促苗壮发,尽力增加株间通风透光性。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配方和平衡施肥,合理补微肥,避免偏施氮肥,推广施用生物菌肥和生物有机肥。注意排水:结合采摘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集中处理。
★科学用药防治:预计临发病前2~3天或发病初期用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或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保护性防治;发病后及时喷施25%腈菌唑乳油4000~5000倍液,或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或27%寡糖·吡唑嘧菌酯水乳剂或 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把握防治次数,一般间隔 7~10天,连续喷 2~3 次。其他用药和防治方法参照“牛膝白锈病”。使用以上化学药剂与植物诱抗剂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或6%24-表芸·寡糖水剂 1000 倍液)混配使用,提质增效、抗逆抗病、促根壮株、安全控害。
(2)白粉病
①病原及症状: 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先是叶片背面出现散在的点状、云片状白粉样附着物,后蔓延至叶片正反两面,导致叶片提前枯黄。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表越冬。气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60%~75%,日照少,偏施氮肥,植株过密,通风不良严重缺钾田发病重。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参照“甘草褐斑病”。
★生物防治:发病初期即时使用植病清(黄芩素≥2.3%、紫草素≥2.8%)水剂1000倍液+植物诱抗剂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喷雾。
★科学用药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或40%醚菌酯·乙嘧酚(25%乙嘧酚+15%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等,10天左右1次,连喷 2~3 次。其他用药和防治方法参照“褐斑病”。
(3)地老虎
属鳞翅目、夜蛾科。
①为害状:幼虫咬食(断)嫩茎危害,低龄幼虫(1龄和2龄)危害嫩叶的叶肉,大龄幼虫(3 龄后)白天潜伏在土里,夜晚出来危害,常将植株咬断,造成缺苗甚至毁苗。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种植前秋翻晒土及冬灌,可杀灭虫卵、幼虫及部分越冬蛹;
★物理防治:成虫产卵前规模化应用糖醋液(糖:醋:酒:水=63:1:10)放在田间 1m 高处诱杀,每亩放置 5~6 盆。规模化实施灯光诱杀。
★生物防治:应用性诱剂诱杀雄虫于交配之前。
★科学用药防治:可采取毒饵或毒土诱杀幼虫及喷灌防治。毒饵诱杀: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8~10kg,喷到炒过的40kg棉籽饼或麦麸上制成毒饵傍晚撒于秧苗周围。毒土诱杀,地老虎幼虫低龄期每亩用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5kg,加细土 20kg 制成毒土,顺垄撒施于幼苗根际附近。喷灌防治,用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00倍液或 50% 辛硫磷乳油 1000倍液喷灌防治幼虫。其他用药和防治方法参照“射干地老虎防治”
(4)蝼蛄
属直翅目、蝼蛄科。
①为害状: 食性复杂,都营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造成植株枯死。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将虫卵带到土壤中去。6物理防治:规模化实施灯光诱杀成虫。
★科学用药防治:危害严重时可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kg与15~30kg细土混匀后撒入地面并耕耙,或于定植前沟施毒土。其他用药和防治方法参照“天麻蝼蛄防治”。
(5)甘草叶甲
属鞘翅目、叶甲科。
①为害状:成虫危害叶部,往往造成叶片枯黄、脱落。幼虫危害根部,影响植株长势。
②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灌冻水压低越冬虫口基数。
★生物防治:卵孵化盛期或若虫期,选用生物源杀虫剂 1% 苦参碱或 0.5% 藜芦碱可溶液剂 1000倍液,或用 2.5%多杀霉素悬浮剂 1500 倍液等喷雾。
★科学用药防治:卵孵化盛期或若虫期及时喷药防治,特别是5~6月虫口密度增大期,要切实抓好防治,优先选用 5% 虱螨脲乳油 2000 倍液,或 10% 吡丙醚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资源和传媒昆虫。其他药剂可选用 50%辛硫磷乳油,或 10% 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2000 倍液,或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把握防治次数,一般7天喷治1次。幼虫进行灌根防治。
甘草一般生长1~2年即可收获,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采收以秋季茎叶枯萎后为最好,此时收获的甘草根质坚体重、粉性大、甜味浓。直播法种植的甘草,3~4年为最佳采挖期,育苗移栽和根茎繁殖的 2~3 年采收为佳。采收时必须深挖,不可刨断或伤根皮,挖出后去掉残茎、泥土,忌用水洗,趁鲜分出主根和侧根, 去掉芦头、毛须、支杈,晒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
甘草可加工成皮革和粉草。皮革即将挖出的根及根茎去净泥土,趁鲜去掉茎头、须根,晒至大半干时,将条顺直,分级,扎成小把的晒干品。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粉甘草即去皮甘草是以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皱纹者为佳。